一、项目定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素质拓展教育基地在线下搭建教育综合体,将STEM教育、英语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自营教育品牌为导向,依托于线下培训架构搭建线上课程平台,为K12学生及家长提供一站式教育服务,打造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综合性素质教育生态圈。
二、第四章 合作项目市场与行业分析
4.1 STEM教育市场分析
- 4.1.1 STEM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4.1.1.1 政府投入:教育信息化投入连年增长,2020 年将突破3200亿元
2015年9月初,教育部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议学校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提升,财政部的建设投入也不断提升。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数据,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从2013年的1959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27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7%左右,预计到2020年投入将超过3200亿元。
图4-1:2013-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规模走势图
4.1.1.2消费红利:家长年龄年轻化,更加注重素质科学教育
当前80、90后逐渐成为家长主力军,新时代家长的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关注素质 教育。根据《2017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念白皮书》,在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关注点中,素质培养尤为凸显,占比高达68.9%,其中最主要的是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培养、能力培训等方面的缺失,而STEM教育恰能弥补传统教育在这方面的短板。
图4-2:2016年中国中产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关注点
新时代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消费意愿与能力较强。根据《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我国教育支出已占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经济投入意愿将越发强烈,以STEM 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有望迎来消费红利期。
图4-3:2017年中国中产阶级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消费观念
4.1.1.3 技术支持:技术日趋成熟,STEM 教育产品多样化
实现教育创新,技术手段是重要支撑。STEM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点即是高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开源技术、3D打印、AR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STEM教育产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技术将会充分彰显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以应用为导向,解决教育教学领域关键问题,技术支持下 STEM教育会打破传统单一发展模式,多方协同推进创新。
4.1.1.4 资本赋能:资本赋能教育,大力支持行业发展
政策利好及需求增加,使得资本对STEM教育行业青睐有加。根据鲸准数据显示,自2013年开始,STEM 教育的投资频次和融资额均呈大幅上升趋势,2017年总融资额达6.8亿,相比于2015年和2016年,A轮和B轮融资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图4-4:STEM教育投资事件数和融资金额
目前入局的投资方主要是教育行业巨头如好未来,以及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如高瓴资本、经纬中国等。资本的大量涌入,能够为STEM教育公司的产品研发、课程设计等提供支持,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规模性扩张。
4.1.1.5 企业投资:企业迅速布局,积极拓展STEM教育领域
教育公司顺应潮流,积极拓展业务范围。 行业两大领导者新东方和好未来动作不断。新东方在2015年分别战略投资寓乐湾和乐博乐博,好未来更是注资鲨鱼公园、德拉学院、奇幻工房等一大批国内外优质教育企业,布局STEM教育。
非教育公司同样看到了STEM教育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实现多元化经营,布局相关领域。例如互联网巨头网易,2018年4月18日宣布获得美国一款风靡全球200多个国家的青少年编程教育产品——Code Combat在中国区公立学校和在线个人用户市场的独家代理权,并以“极客战记”的中文品牌登陆中国。在市场运营策略上,极客战记会同时开拓B端和C端市场。
4.1.2 STEM行业市场规模
STEM教育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47.25亿元左右,增速达到92.23%,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达到102.24%,考虑到十三五规划是从2016-2020年,二线省市在2017-2018年出台政策并进行试点,预计2019-2020年市场有望进入快速建设期。
图4-5:STEM教育市场规模及增速测算
其中,B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三年复合增速达到102.24%, 端企业主要依赖政府和学校资源,品牌效应强。C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迅速,渗透率增长潜力巨大。STEM教育培训市场未来增长的核心在于C端渗透率提升。假设渗透率提升至1%,那么对应行业市场空间提升至150亿。
图4-6:中国STEM教育市场潜在规模预测模型
图4-7:STEM教育行业TOC端市场规模(市场潜量预测模型)
4.1.3 STEM行业市场格局
总格局:市场集中度低,有品牌且规模大的比较少
- 市场分散: 这些教育机构多以单店的形式存在于社区中或幼儿园附近,普遍规模较小,缺乏教学研发能力。仅有少数的连锁教育机构、有品牌价值的机构在购物广场中设立儿童活动中心。有品牌价值且规模较大的(拥有 30 家以上分校区的)公司不足15家,拥有70家以上的分校区的公司不足5家。
- 商业模式迥异:目前校外科技教育市场玩家的商业模式大概有四类:一是形成线下培训体系(直营)收学费,并具备器材销售体系;二是线下 直营+加盟,收取加盟费及课程使用费,并销售器材;三是线下合作办学形式,不收加盟费,收取课程使用费和器材费用;四是具有互联网结构(在线教育或电商模式),收取课程费,或不收课程费而收器材费;五是O2O模式(既有线下门店,也有线上课程服务)。
4.1.4 STEM行业市场痛点
- 课程创新能力差,产品同质化严重。
课程创新能力是C端机构盈利的前提。由于C端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所以单纯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公司利润空间很低,只有创新能力强和技术研发能力强的机构可以推出差异化产品,更快占据市场。
- 受资金力量、重资产运营制约,企业很难实现规模化。
教育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及全国性扩张,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以及分支机构的设立等。庞大的资金需求可能会使一些潜在进入者望而却步。
- 品牌推广能力弱,难以积累起相应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信任感。
品牌推广能力是C端机构获客的核心能力。教育行业是一个品牌化市场,体验、 效果和口碑是决定客户购买意愿和客户粘性的关键,而新进入者在短期内难以积 累起相应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信任感。所以有品牌效应的公司将更有机会。
- 渠道的获取、掌控与人才队伍也是制约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
渠道的获取和掌控能力是B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现有教育体制决定了国内STEM教育的发展,首先是要从公立学校入手。随着普及学校的增加,公立学校市场在未来三年仍会有100%以上复合增速,前期布局早、渠道多的机构会更有优势。
教育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讲师对于各家机构均至关重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批高素质的讲师是培训机构进入行业的必要条件。独有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特色也是区别知名机构与中小机构的重要标志。
- 家长与孩子体验单一以及选择成本过高导致STEM教育体验受到影响
现如今教育早已成为家庭的消费重头,主要是缘于社会就业结构变更和知识经济的革命,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必要支出。但是在家长在面临琳琅满目的各种培训机构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选择成本过高。对于K12群体来讲,可能需要同时报考几个甚至多个不同项目的培训机构,体验较差,专业度也无法保证。
- 很多STEM教育机构还处在STEM1.0和2.0的阶段,内容更新缓慢
STEM3.0以创新为目的,使艺术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并成为STEM入口,在真实STEM环境中运用,通过艺术活动增加学生动力与STEM成功的可能性。但是目前很多STEM机构还处于最原始的技术课程引进阶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STEM教育。
4.2 英语教育市场分析
- 4.2.1 英语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4.2.1.1 行业政策利好
教育信息化政策利好和中高考英语改革为中国在线英语及线下英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014年中国开始了继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生招生模式为目标,尤其是英语,更加强调听力和口语,降低笔试英语的难度,提高英语素质。这标志着中国中高考英语改革持续推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4.2.1.2 互联网发展快速
互联网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为中国在线英语教育奠定良好的用户基础。2017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达到97.5%,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在线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技术环境和用户基础,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年均增速20%,预计到2019年达到1.63亿。
4.2.1.3人口结构调整
二胎政策带来新一轮人口红利,少儿英语教育迎来风口期。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新生儿出生率呈现复苏增长,0-14岁人口近两年持续保持高于1%的增速,新一轮人口红利为少儿英语的发展再次打开了风口。
4.2.1.4 消费升级推动
新中产的崛起和三四线消费信心持续提升推动教育消费支出的稳步增加。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信息指数增加,同时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崛起,我国城镇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家庭教育支出的不断上升,中国大陆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且在持续上升中。
4.2.1.5 低龄留学热,名校竞争激烈
低龄留学越来越热,名校竞争激烈。2017年,我国留学总人数持续增加,其中低龄留学人数也持续增加。入学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低龄留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是家长关注的重点。年龄偏低的学子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价值观未完全形成,加之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常常让小留学生难以应对。因此,出国学习要趁早,尤其是语言交流障碍又成为了一个市场风口。
4.2.1.6 教育观念转变
80、90后父母教育理念升级、多元化、品质化教育资源更受青睐。
4.2.2 在线英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五大利好因素助推中国在线英语教育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预计2018年将达到571亿元人民币,未来仍将保持年均超过20%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
图4-8:2012-2018E年中国在线英语教育市场规模
4.2.3 在线英语培训行业市场格局
总格局: 在线英语教育细分领域表现各异,少儿在线英语持续占据行业“第一把交易”。
目前,中国在线英语教育竞争程度较高,行业内的竞争者的产品在内容上暂时没有形成各自明显的特点。
- 在线英语教育机构持续获得资本支持,2018年更多品牌企业谋求IPO上市,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 在线英语教育机构的市场集中度将持续上升,后者需要从用户、课程等方向找准细分领域进行切入和创新。
- 在线英语教育市场跑马圈地资源之争将进入下一个阶段,未来围绕用户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自身运营能力将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
4.2.4 在线英语教育行业市场痛点
- 线上英语教育行业没有形成明显的核心优势作为吸引点。
即便当今家长对在线英语学习的方式认可度较高,受其学习工具、授课场景和技术等方面特殊性限制,在线学习短板依旧明显。与线下培训相比,在师生互动、课堂环境等许多方面的用户体验仍存在差距。因此,至今为止,线上英语教育行业没有形成明显的核心优势作为吸引点。
- 传统线下培训机构仍然是普遍的选择,线上培训需要很长时间来培养客户使用习惯。
目前,传统线下培训机构仍然是绝大多数家长的首先选择,相比线上,线下在师生互动、课堂场景、学习效果、课堂环境等方面体验更加高效与灵活。由于线上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还需很长时间优化产品技术。
- 隔空教育无法对受训者,尤其是年幼者进行有效的学习监督,会造成学习效果的不稳定,同时隔空教育所产生的客户信赖度与粘性相对于线下面对面而言可能会有所下降。
4.3 艺术教育市场分析
4.3.1 艺术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4.3.1.1 国家层面: 快车道开启,政策红利频现
在艺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政策端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伴随着素质教育和艺考
入升学的进程而渐趋深入。政策的指挥棒下,艺术教育开启快车道模式。
自2014年以来,关于进一步推进在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等政策相继出台。国家进一 步改变学科结构与比重,素质教育重要性得到提高。目前艺术教育市场基本形成了“公益性质+艺术教育新内容+网络技术新媒介”的全新模式,为整个艺术教育产业提供成长动力。
4.3.1.2 需求视角: 就业结构变迁+青少幼儿群体发力+艺考升学刺激三轮共同驱动
就业结构变迁引致,“软素质”重要性日渐凸显。我国产业结构在发生变化的同时,就业结 构也相应的发生着改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自2011年后持续保持最高,2016年占比达到43.5%。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正逐步向服务业服务业主导的格局转变。不同于原有的就业结构,目前第三产业占比明显提高。同时第三产业就业中更为强调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应变能力等“软素质”。而这些软素质的培养是伴随着艺术教育的开展而更为有效。未来社 会就业的硬性要求推动着艺术教育的开展与推广。
图4-10:各大产业就业人员占比(%)
青少年、幼儿群体发力,成为艺术教育消费的主力军。目前我国0~14岁少儿群体人数超过2.2亿,群体基数庞大,少儿艺术教育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我国出生率有所提升,2016 年出生率达到1.29%,为近十几年的最高值。伴着家长对 于子女教育认识逐步深化,未来少儿接受教育年龄将逐渐提前,接受教育的种类将逐步多元。 青少年、幼儿艺术教育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机会。
图4-11:我国0-14岁人口占比及人数 图4-12:我国人口出生率
艺考升学刺激,刚性需求支撑市场份额。除去青少年的艺术教育需求外,还有一批高考艺考 生维系着艺术教育市场的刚性需求。其中艺考招生规模近年来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占比逐 年上升,2015 年上升至 9.79%,招生 38.14万人。“艺考热”正逐步催生出一大批艺术高考培训机构,形成稳定又持久的刚性需求。
图4-13: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数量 图4-14: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占比
4.3.1.3 消费维度: 知识经济开启教育消费时代,消费升级引领艺术培养习惯
知识经济革命开启,教育消费成为重头戏。现如今教育早已成为家庭的消费重头,主要是缘于社会就业结构变更和知识经济的革命,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必要支出。我国人均教育娱乐支出保持着增长的态势,2016年人均支出为2638元。同时全国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文化的支出增速远远大于消费总支出的增长幅度,近些年教育支出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消费的重头。
图4-15:我国人均教育文娱支出(元) 图4-16:消费支出增速VS教育支出增速
消费升级驱动,艺术培养蔚然成风。在现如今80后、90后等陆续升级成为父母,在消费升级下,关于素质教育理念和艺术培养更加普及,追求多才多艺蔚然成风。一方面体现在对于多元才艺的追求,强调全方位教育以及艺术教育的培育,进行性格培养与气质熏陶;另一方 面在于“各种教育投资”和教育培训机会。这主要是伴随着收入提升以及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会的涌现。
图4-17:教育方式对比
全民娱乐袭来,艺术教育站上风口。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关于艺术 类的选秀节目日益增多。其中“选秀潮流”顺势包揽了许多艺术生。目前,关于艺术选秀类 的节目涵盖了多个年龄段,其中以儿童为主角和以年轻人为主角的居多。这些从另一方面也 催生了艺术教育的市场。同时,居民接触到的艺术表演越来越多,受到更多的艺术熏陶,进 一步激发艺术教育的需求。
4.3.2 艺术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2016年艺术教育市场规模为532亿元,增速为15.16%,预计18年可达800亿元。具体细分领域,音乐、舞蹈和美术教育占据前三位,且音乐教育所占比重逐步提升。
图4-18:我国艺术教育市场细分市场构成(亿元) 图4-19:我国艺术教育市场(亿元)及增速
未来中小学生和艺考人群将是艺术教育市场的主力军,少儿艺术教育市场和艺考培训市场将 是两大“主战场”。
图4-20:我国少儿艺术教育培训市场预测
4.3.3 艺术教育行业市场格局
- 在我国的艺术教育市场中,目前存在着明显的“金字塔倒置”现象,与理想的艺术类教育模式相悖。其中理想的状态应该整体呈现金字塔形,即基础层是最大规模群体,即面向全体公民的艺术素养培养方式。相反,目前我国处于不健康的“倒金字塔”状态,主要是尚未向基础群体即中小学生普及;在高等教育中过多设臵艺术专业,并随之产生的艺术类毕业生数量却严重过剩。
- 音乐、美术、舞蹈业务全面开花,三足鼎立格局初现。在艺术教育市场中,一方面主观意愿上大多数家长倾向于孩子进行乐器、舞蹈和美术的培训,这三部分占比达到了八成,其中乐器和舞蹈的比重较高;另一方面从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市场格局上看,音乐、舞蹈和美术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 艺术培训产业的重心依旧是在线下。线下教学运营提供方始终处于艺术培训产业链的核心位置,连接着用户和教师,技术提供商、平台提供商、平台入口等则主要助力线下培训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虽然平台提供商也能起到连接用户和教师的作用,但却缺乏引流的基础。因为师资力量强大,拥有良好教学资源的优质艺术培训机构有稳定的学员流量和比较好的招生渠道,入驻平台兴趣不高,没有线下培训实体的纯平台方面临较大的引流压力。
4.3.4 艺术教育行业市场痛点
- 异地复制难度大-艺术培训行业品牌沉淀过程偏慢,新玩家竞争优势弱。异地复制是教育行业公司的一大难点和痛点,由于教育形式的地域性强、教育标准和教材不 尽相同,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往往还需面临异地推广的问题。
- 行业门槛低。纵观艺术教育市场,行业资金、技术门槛较低,大多有教师、场所便可实现教学相授。教育培训机构大多为小规模、数量多。特别是教育行业的特殊属性,使得规模的快速扩展稍显难度。
- 线上培训质量差异大,用户试错成本高。与线下培训机构相比,线上平台省去了大量的管理费用和培训费用,这样导致平台上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程度远远高于机构。教师的教学水平越参差不齐,用户的挑选教师替换教师的频次就越高,产生大量的成本和负面口碑,使得价格不得不往下偏移才能吸引更多用户前来试错挑选。用户更多的还是根据均衡价格来选择产品,这使得优秀教师的价值被大幅拉低了,自然产生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优秀教师离开平台,进一步恶化平台教学生态。
- 艺术培训行业分散,缺乏优质培训内容的平台付费转化率低。由于规模受限,目前的艺术培训机构往往没有专业的营销、教研团队,没有优质培训内容的平台依靠强营销的付费转换模式,很难获取盈利,付费转化率低。调查发现艺术培训机构依靠强营销模式有效获客成本3000元/人左右。然而拥有优质培训内容的线下培训机构往往更紧俏,依托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品牌效应,能够通过自主渠道招生,并不需要依赖于第三方平台实现引流,入驻第三方平台兴趣不高。这些机构能够依托良好的口碑和积累的线下资源,先给平台导流,再通过线上引流,最终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导流。
4.4 项目发展市场发展机遇
中国教育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政策、资本、技术和社会观念作为长期驱动教育市场稳步增长的关键因素,将持续发挥作用,推动中国教育产业迈向新高度。从中国教育产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因素以及对STEM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市场分析可知,未来的教育产业发展方向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逻辑进行延伸:
第一,STEM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叉性逐渐增大,将单项发展转向综合发展必然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思路。 STEM3.0把艺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并成为STEM教育入口,使得STEM教育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英语教育作为语言能力培训,是STEM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基础教育。
第二,STEM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规模化扩张受到传统重资产模式的严重制约,随着传统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被迫转型,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情况下,需要创新重构商业模式,实现教育主体企业的轻资产运营。目前,教育巨头与地产巨头纷纷探索教育综合体的新型商业模式。教育综合体是以引入多元化教育品牌、体内统一管理、空间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商业联动模式下的教育服务中心,通过提供教育衍生品和教育衍生服务,实现从教育向教育生态演变的业态升级。
与地产商合作替代竞争,共赢取代对立。大型教育机构将与地产商合营、合资成立运营公司,合资成立管理公司,提高地产商积极性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实现资源流通、资源共享。教育机构和地产商的合作还能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企业运营突破原有桎梏,敢于尝试和创新。未来的教育综合体将转变原有“办培训 ”或“盘房租”固化经营思维,转变为从融资、拿地、招商、引流、报名、教学、服务、管理的全局模式。
第三,STEM教育产业链价值核心正逐步趋向中游教育培训业务。在我国STEM教育发展早期,由于产业链的新兴参与者对STEM教育的理解较浅,综合实力普遍较弱,体系化产品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持续投入,因此天然存在对外采购高质量的硬件产品和内容 体系的诉求。同时,由于优质硬件产品的可触可视性较易建立品牌优势,加之海外 STEM 教育巨头,诸 如乐高机器人、乐博机器人强势进驻中国,其自身产品体系化很强,中游教培机构的选择有限,议价能力 较弱,率先领跑的大牌硬件提供商和内容开发商能够在赛道早期处于价值链的核心。但随着行业逐步成熟, 硬件提供商和内容开发商本身的壁垒并不高,大量同质化硬件和内容提供商出现,供需的变化促使产业链 价值核心逐渐转移至更接近消费者的中游教培业务。
第四,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首先是一站式教育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其次是全产业链 的综合,即在满足消费者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教育综合体的创新商业模式同时满足了用户的两种需求。未来服务产品向全产业链拓展: 从教育课程发展出教育衍生品包括学习用具、器材配件、教育衍生服务(包括餐饮、家长休闲区)和教育衍生 消费(包括家庭消费、服装,游乐、摄影、游泳池等娱 乐设施)。未来教育业务向全年龄层拓展。在做好 青少年基础教育培训和素质教育的基 础上,未来综合体将向各个年龄层拓 展,例如为上班族提供健身瑜伽、烹饪 绘画等兴趣课程以及语言、金融 经等 应用课程、为家长提供亲子教育等家庭体验课程等,实现全民教育一体化。
第五,在线英语培训与在线艺术培训都存在严重的隔空现象,用户体验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线上平台获客成本过高,盈利较难,用户使用习惯还存在较长空档期,O2O双师模式会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最有效率的教育方式之一。在线英语培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成本,提升了教育效率,但是距离主流教育方式还有很长一段空格时间,而且平台获客成本较高,盈利困难,用户体验也层次不齐,因此,O2O双师模式能很好地弥补单纯线上与线下所造成的用户与市场痛点。线下教学运营提供方始终处于艺术培训产业链的核心位置,连接着用户和教师,技术提供商、平台提供商、平台入口等则主要助力线下培训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虽然平台提供商也能起到连接用户和教师的作用,但却缺乏引流的基础。因为师资力量强大,拥有良好教学资源的优质艺术培训机构有稳定的学员流量和比较好的招生渠道,入驻平台兴趣不高,没有线下培训实体的纯平台方面临较大的引流压力。
第六,艺术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口碑和资源输出能力;STEM教育B端注重渠道和资源,拥有政府和高校资源的企业会胜出,C端更加注重品牌和口碑,拥有课程创新能力的公司更有优势;英语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育内容的输出。 合作背景
1.1教育产业-中国教育产业持续活跃,增长速度加快
中国教育产业持续受到来自政策、消费者及资本层面的高度重视,无论从整体行业规模还是市场活跃度来看,皆处于不断扩张阶段。预计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68万亿元,其中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前三名分别是个人培训教育市场、K12与STEM教育市场和民办幼儿园教育市场。预期至2020年,民办教育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36万亿元,至2025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万亿元,并实现10.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2 资本层面-新《民促发》加速教育资产证券化
2017年,《民促法进一步修改意见》出台。新版《民促法》要求对于民办营利与非营利学校进行分类管理,允许开办营利性 民办非义务教育。营利性民办学校需以公司形式存在,在拥有更大自由度(激励体系、收费限制等)的同时消除了教育资产证券化的障碍,从而给民办教育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目前国内教育行业资产证券化5%,原因在于大多教育类资产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与证券化资产为“权属清晰的经营性资产”的要求不符。
新版《民促法》已为民办学校扫除了证券化障碍,利好营利性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 办学校,特别是学前教育、职业教育、K12课外辅导等学校。这主要是由于此类教 育机构在资产所有权与税收政策方面更为明确,更易满足上市要求23。而自2016年底开始,IPO发行提速,新法实施之后,民办学校或将实现资产在A股市场的证券化。
1.3 经济层面-国内经济下行,传统企业面临跨界转型,科技教育表现强势稳健
2016年国内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给各行各业带来生存与盈利的双重挑战。随着科技教育的强势崛起,尤其是“联网+教育”领域的各类新兴项目成功通过获取用户、流量变现,教育行业激流勇进,整体经营稳健,成为了上市公司转型的契机。跨界涉足教育领域的上市公司多为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企业,受到竞争及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市值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希望借助跨界教育得到转型。跨界教育并购驱动主要在于上市企业转 型需求迫切。
2016年玩具大亨乐高股份收购联网教育公司泛爱众,开启了由单一的玩具行业向“玩具业+互联教育”双主业发展的模式,并着力布局智慧教育平台和教育信息化服务;印刷业巨擘盛通股份以4.3亿收购STEM教育龙头企业乐博教育,成为A股STEM教育第一股。得益于创新型科技对教育行业的渗透,教育还将爆发源源不断的改革。以“联网+教育”为首的科技教育有望成为A股的全新领跑主力军。
1.4社会矛盾层面-教育和房产供需极不匹配,亟待优化资源配置,教育+地产大势所趋
教育和房产一直是中国市场供需极不匹配的两个领域,由地域择校政策导致的 教育资源分散,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及二胎政策出台后中国家庭规模和住房需求的增长,导致了“入学难“、“择校难”等现象。而“地产+教育”模式的最优资源组合不但能解决家庭为追逐好学校名 额频繁迁居的困窘,也能为地产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突破口。
从供给端看,地产企业可以借助教育提升附加价值,开发教育地产盘活存量。目前中国房地产的存量资产达到20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且近十年中,每年房地产土地开发面积的增加始终大于销售面积的增加,这导致房地产的闲置存量资产在逐年增加,房地产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 库存化的问题。另外,房地产商依赖其传统商品房销售的营业利润率自2010年来 基本呈逐年下降颓势,房地产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急需寻找利润突破点来扩大其利润空间。因此,地产企业涉足教育成为近年来的地产开发趋势。教育资源作为社会的刚性需求,一直是中国家庭关注的焦点。地产资源和教育资源的跨界融合,衍生出教育地产的蓬勃发展。自2011年 以来,教育地产的规模量逐年上升,每年新增的教育投资项目数目与规模都在逐年扩张,教育地产领域正在成为房地产新的利润增长点。教育地产也逐渐从早先简单合作的模式变得越来越深入与成熟。
从需求端看,家庭对房产和教育资源的需求稳步增长随着新一代家长的成长和二胎政策的逐渐放开,"改善型”住房需求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1.5 消费层面-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中产阶级数量仍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
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70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42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2015年,瑞士信贷银行发表的《全球财富报告》中便提到: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中产阶级队伍。进入2018年,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而且据相关报告预测,到2022年,76%的中国城市家庭都将达到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飞速崛起的中产阶级意味着新一轮消费升级的诞生,他们将从基础需求转向更为优质高端的品牌产品。
1.6 技术层面-新科技的革新将推动教育行业迎来新浪潮
新技术不断诞生并渗透教育行业,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立体化等技术的发展完善,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将有望得到改善。未来的教育行业将持续被新科技所革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推动教育行业迎来智能化浪潮,与此相伴的还有扁平化、数字化、立体化。这四大趋势将体现于不同教育阶段的用户学习过程中,重构学习中各方主体联动关系,并提升教育效率和教育规模化程度,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 获取度,重新定义中国的教育形态。
1.7 政策层面-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国家转变应试教育提升国家战略
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国家大力发展STEM教育,目的是将中国发展成世界创新中心。STEM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能承担起传统的应试教育解决不了的战略重任。
1.8 对外层面-“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深水区
“一带一路”建设横跨欧亚非,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3%),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大格局、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在现有双边、多边、次区域和区域合作机制框架基础上的整合优化升级,是推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贸政策相互协调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带动沿线国家发展并辐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利于深化我国沿海地区开放和促进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加快对国内资源、人才、要素与国外资源、人才、要素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实现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全面对接,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多元开放格局,打造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升级版。
三、 合作项目市场与行业分析
4.1 STEM教育市场分析
4.1.1 STEM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4.1.1.1 政府投入:教育信息化投入连年增长,2020 年将突破3200亿元
2015年9月初,教育部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议学校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提升,财政部的建设投入也不断提升。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数据,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从2013年的1959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27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7%左右,预计到2020年投入将超过3200亿元。
图4-1:2013-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规模走势图
4.1.1.2消费红利:家长年龄年轻化,更加注重素质科学教育
当前80、90后逐渐成为家长主力军,新时代家长的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关注素质 教育。根据《2017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念白皮书》,在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关注点中,素质培养尤为凸显,占比高达68.9%,其中最主要的是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培养、能力培训等方面的缺失,而STEM教育恰能弥补传统教育在这方面的短板。
图4-2:2016年中国中产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关注点
新时代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消费意愿与能力较强。根据《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我国教育支出已占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经济投入意愿将越发强烈,以STEM 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有望迎来消费红利期。
图4-3:2017年中国中产阶级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消费观念
4.1.1.3 技术支持:技术日趋成熟,STEM 教育产品多样化
实现教育创新,技术手段是重要支撑。STEM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点即是高新技术的应用,随着开源技术、3D打印、AR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STEM教育产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技术将会充分彰显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以应用为导向,解决教育教学领域关键问题,技术支持下 STEM教育会打破传统单一发展模式,多方协同推进创新。
4.1.1.4 资本赋能:资本赋能教育,大力支持行业发展
政策利好及需求增加,使得资本对STEM教育行业青睐有加。根据鲸准数据显示,自2013年开始,STEM 教育的投资频次和融资额均呈大幅上升趋势,2017年总融资额达6.8亿,相比于2015年和2016年,A轮和B轮融资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图4-4:STEM教育投资事件数和融资金额
目前入局的投资方主要是教育行业巨头如好未来,以及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如高瓴资本、经纬中国等。资本的大量涌入,能够为STEM教育公司的产品研发、课程设计等提供支持,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规模性扩张。
4.1.1.5 企业投资:企业迅速布局,积极拓展STEM教育领域
教育公司顺应潮流,积极拓展业务范围。 行业两大领导者新东方和好未来动作不断。新东方在2015年分别战略投资寓乐湾和乐博乐博,好未来更是注资鲨鱼公园、德拉学院、奇幻工房等一大批国内外优质教育企业,布局STEM教育。
非教育公司同样看到了STEM教育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实现多元化经营,布局相关领域。例如互联网巨头网易,2018年4月18日宣布获得美国一款风靡全球200多个国家的青少年编程教育产品——Code Combat在中国区公立学校和在线个人用户市场的独家代理权,并以“极客战记”的中文品牌登陆中国。在市场运营策略上,极客战记会同时开拓B端和C端市场。
4.1.2 STEM行业市场规模
STEM教育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47.25亿元左右,增速达到92.23%,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达到102.24%,考虑到十三五规划是从2016-2020年,二线省市在2017-2018年出台政策并进行试点,预计2019-2020年市场有望进入快速建设期。
图4-5:STEM教育市场规模及增速测算
其中,B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三年复合增速达到102.24%, 端企业主要依赖政府和学校资源,品牌效应强。C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迅速,渗透率增长潜力巨大。STEM教育培训市场未来增长的核心在于C端渗透率提升。假设渗透率提升至1%,那么对应行业市场空间提升至150亿。
图4-6:中国STEM教育市场潜在规模预测模型
图4-7:STEM教育行业TOC端市场规模(市场潜量预测模型)
4.1.3 STEM行业市场格局
总格局:市场集中度低,有品牌且规模大的比较少
- 市场分散: 这些教育机构多以单店的形式存在于社区中或幼儿园附近,普遍规模较小,缺乏教学研发能力。仅有少数的连锁教育机构、有品牌价值的机构在购物广场中设立儿童活动中心。有品牌价值且规模较大的(拥有 30 家以上分校区的)公司不足15家,拥有70家以上的分校区的公司不足5家。
- 商业模式迥异:目前校外科技教育市场玩家的商业模式大概有四类:一是形成线下培训体系(直营)收学费,并具备器材销售体系;二是线下 直营+加盟,收取加盟费及课程使用费,并销售器材;三是线下合作办学形式,不收加盟费,收取课程使用费和器材费用;四是具有互联网结构(在线教育或电商模式),收取课程费,或不收课程费而收器材费;五是O2O模式(既有线下门店,也有线上课程服务)。
4.1.4 STEM行业市场痛点
- 课程创新能力差,产品同质化严重。
课程创新能力是C端机构盈利的前提。由于C端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所以单纯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公司利润空间很低,只有创新能力强和技术研发能力强的机构可以推出差异化产品,更快占据市场。
- 受资金力量、重资产运营制约,企业很难实现规模化。
教育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及全国性扩张,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以及分支机构的设立等。庞大的资金需求可能会使一些潜在进入者望而却步。
- 品牌推广能力弱,难以积累起相应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信任感。
品牌推广能力是C端机构获客的核心能力。教育行业是一个品牌化市场,体验、 效果和口碑是决定客户购买意愿和客户粘性的关键,而新进入者在短期内难以积 累起相应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信任感。所以有品牌效应的公司将更有机会。
- 渠道的获取、掌控与人才队伍也是制约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
渠道的获取和掌控能力是B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现有教育体制决定了国内STEM教育的发展,首先是要从公立学校入手。随着普及学校的增加,公立学校市场在未来三年仍会有100%以上复合增速,前期布局早、渠道多的机构会更有优势。
教育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讲师对于各家机构均至关重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批高素质的讲师是培训机构进入行业的必要条件。独有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特色也是区别知名机构与中小机构的重要标志。
- 家长与孩子体验单一以及选择成本过高导致STEM教育体验受到影响
现如今教育早已成为家庭的消费重头,主要是缘于社会就业结构变更和知识经济的革命,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必要支出。但是在家长在面临琳琅满目的各种培训机构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选择成本过高。对于K12群体来讲,可能需要同时报考几个甚至多个不同项目的培训机构,体验较差,专业度也无法保证。
- 很多STEM教育机构还处在STEM1.0和2.0的阶段,内容更新缓慢
STEM3.0以创新为目的,使艺术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并成为STEM入口,在真实STEM环境中运用,通过艺术活动增加学生动力与STEM成功的可能性。但是目前很多STEM机构还处于最原始的技术课程引进阶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STEM教育。
4.2 英语教育市场分析
4.2.1 英语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4.2.1.1 行业政策利好
教育信息化政策利好和中高考英语改革为中国在线英语及线下英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014年中国开始了继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生招生模式为目标,尤其是英语,更加强调听力和口语,降低笔试英语的难度,提高英语素质。这标志着中国中高考英语改革持续推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4.2.1.2 互联网发展快速
互联网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为中国在线英语教育奠定良好的用户基础。2017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达到97.5%,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在线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技术环境和用户基础,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年均增速20%,预计到2019年达到1.63亿。
4.2.1.3人口结构调整
二胎政策带来新一轮人口红利,少儿英语教育迎来风口期。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新生儿出生率呈现复苏增长,0-14岁人口近两年持续保持高于1%的增速,新一轮人口红利为少儿英语的发展再次打开了风口。
4.2.1.4 消费升级推动
新中产的崛起和三四线消费信心持续提升推动教育消费支出的稳步增加。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信息指数增加,同时随着新中产阶级的崛起,我国城镇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家庭教育支出的不断上升,中国大陆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且在持续上升中。
4.2.1.5 低龄留学热,名校竞争激烈
低龄留学越来越热,名校竞争激烈。2017年,我国留学总人数持续增加,其中低龄留学人数也持续增加。入学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低龄留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是家长关注的重点。年龄偏低的学子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价值观未完全形成,加之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常常让小留学生难以应对。因此,出国学习要趁早,尤其是语言交流障碍又成为了一个市场风口。
4.2.1.6 教育观念转变
80、90后父母教育理念升级、多元化、品质化教育资源更受青睐。
4.2.2 在线英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五大利好因素助推中国在线英语教育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预计2018年将达到571亿元人民币,未来仍将保持年均超过20%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
图4-8:2012-2018E年中国在线英语教育市场规模
图4-10:各大产业就业人员占比(%)
青少年、幼儿群体发力,成为艺术教育消费的主力军。目前我国0~14岁少儿群体人数超过2.2亿,群体基数庞大,少儿艺术教育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我国出生率有所提升,2016 年出生率达到1.29%,为近十几年的最高值。伴着家长对 于子女教育认识逐步深化,未来少儿接受教育年龄将逐渐提前,接受教育的种类将逐步多元。 青少年、幼儿艺术教育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机会。
图4-11:我国0-14岁人口占比及人数 图4-12:我国人口出生率
艺考升学刺激,刚性需求支撑市场份额。除去青少年的艺术教育需求外,还有一批高考艺考 生维系着艺术教育市场的刚性需求。其中艺考招生规模近年来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占比逐 年上升,2015 年上升至 9.79%,招生 38.14万人。“艺考热”正逐步催生出一大批艺术高考培训机构,形成稳定又持久的刚性需求。
图4-13: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数量 图4-14: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占比
4.3.1.3 消费维度: 知识经济开启教育消费时代,消费升级引领艺术培养习惯
知识经济革命开启,教育消费成为重头戏。现如今教育早已成为家庭的消费重头,主要是缘于社会就业结构变更和知识经济的革命,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必要支出。我国人均教育娱乐支出保持着增长的态势,2016年人均支出为2638元。同时全国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文化的支出增速远远大于消费总支出的增长幅度,近些年教育支出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消费的重头。
图4-15:我国人均教育文娱支出(元) 图4-16:消费支出增速VS教育支出增速
消费升级驱动,艺术培养蔚然成风。在现如今80后、90后等陆续升级成为父母,在消费升级下,关于素质教育理念和艺术培养更加普及,追求多才多艺蔚然成风。一方面体现在对于多元才艺的追求,强调全方位教育以及艺术教育的培育,进行性格培养与气质熏陶;另一方 面在于“各种教育投资”和教育培训机会。这主要是伴随着收入提升以及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会的涌现。
图4-17:教育方式对比
全民娱乐袭来,艺术教育站上风口。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关于艺术 类的选秀节目日益增多。其中“选秀潮流”顺势包揽了许多艺术生。目前,关于艺术选秀类 的节目涵盖了多个年龄段,其中以儿童为主角和以年轻人为主角的居多。这些从另一方面也 催生了艺术教育的市场。同时,居民接触到的艺术表演越来越多,受到更多的艺术熏陶,进 一步激发艺术教育的需求。
4.3.2 艺术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2016年艺术教育市场规模为532亿元,增速为15.16%,预计18年可达800亿元。具体细分领域,音乐、舞蹈和美术教育占据前三位,且音乐教育所占比重逐步提升。
图4-18:我国艺术教育市场细分市场构成(亿元) 图4-19:我国艺术教育市场(亿元)及增速
未来中小学生和艺考人群将是艺术教育市场的主力军,少儿艺术教育市场和艺考培训市场将 是两大“主战场”。
图4-20:我国少儿艺术教育培训市场预测
4.3.3 艺术教育行业市场格局
- 在我国的艺术教育市场中,目前存在着明显的“金字塔倒置”现象,与理想的艺术类教育模式相悖。其中理想的状态应该整体呈现金字塔形,即基础层是最大规模群体,即面向全体公民的艺术素养培养方式。相反,目前我国处于不健康的“倒金字塔”状态,主要是尚未向基础群体即中小学生普及;在高等教育中过多设臵艺术专业,并随之产生的艺术类毕业生数量却严重过剩。
- 音乐、美术、舞蹈业务全面开花,三足鼎立格局初现。在艺术教育市场中,一方面主观意愿上大多数家长倾向于孩子进行乐器、舞蹈和美术的培训,这三部分占比达到了八成,其中乐器和舞蹈的比重较高;另一方面从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市场格局上看,音乐、舞蹈和美术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 艺术培训产业的重心依旧是在线下。线下教学运营提供方始终处于艺术培训产业链的核心位置,连接着用户和教师,技术提供商、平台提供商、平台入口等则主要助力线下培训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虽然平台提供商也能起到连接用户和教师的作用,但却缺乏引流的基础。因为师资力量强大,拥有良好教学资源的优质艺术培训机构有稳定的学员流量和比较好的招生渠道,入驻平台兴趣不高,没有线下培训实体的纯平台方面临较大的引流压力。
4.3.4 艺术教育行业市场痛点
- 异地复制难度大-艺术培训行业品牌沉淀过程偏慢,新玩家竞争优势弱。异地复制是教育行业公司的一大难点和痛点,由于教育形式的地域性强、教育标准和教材不 尽相同,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往往还需面临异地推广的问题。
- 行业门槛低。纵观艺术教育市场,行业资金、技术门槛较低,大多有教师、场所便可实现教学相授。教育培训机构大多为小规模、数量多。特别是教育行业的特殊属性,使得规模的快速扩展稍显难度。
- 线上培训质量差异大,用户试错成本高。与线下培训机构相比,线上平台省去了大量的管理费用和培训费用,这样导致平台上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程度远远高于机构。教师的教学水平越参差不齐,用户的挑选教师替换教师的频次就越高,产生大量的成本和负面口碑,使得价格不得不往下偏移才能吸引更多用户前来试错挑选。用户更多的还是根据均衡价格来选择产品,这使得优秀教师的价值被大幅拉低了,自然产生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优秀教师离开平台,进一步恶化平台教学生态。
- 艺术培训行业分散,缺乏优质培训内容的平台付费转化率低。由于规模受限,目前的艺术培训机构往往没有专业的营销、教研团队,没有优质培训内容的平台依靠强营销的付费转换模式,很难获取盈利,付费转化率低。调查发现艺术培训机构依靠强营销模式有效获客成本3000元/人左右。然而拥有优质培训内容的线下培训机构往往更紧俏,依托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品牌效应,能够通过自主渠道招生,并不需要依赖于第三方平台实现引流,入驻第三方平台兴趣不高。这些机构能够依托良好的口碑和积累的线下资源,先给平台导流,再通过线上引流,最终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导流。
4.4 项目发展市场发展机遇
中国教育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政策、资本、技术和社会观念作为长期驱动教育市场稳步增长的关键因素,将持续发挥作用,推动中国教育产业迈向新高度。从中国教育产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因素以及对STEM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市场分析可知,未来的教育产业发展方向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逻辑进行延伸:
第一,STEM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叉性逐渐增大,将单项发展转向综合发展必然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思路。 STEM3.0把艺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并成为STEM教育入口,使得STEM教育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英语教育作为语言能力培训,是STEM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基础教育。
第二,STEM教育、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规模化扩张受到传统重资产模式的严重制约,随着传统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被迫转型,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情况下,需要创新重构商业模式,实现教育主体企业的轻资产运营。目前,教育巨头与地产巨头纷纷探索教育综合体的新型商业模式。教育综合体是以引入多元化教育品牌、体内统一管理、空间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商业联动模式下的教育服务中心,通过提供教育衍生品和教育衍生服务,实现从教育向教育生态演变的业态升级。
与地产商合作替代竞争,共赢取代对立。大型教育机构将与地产商合营、合资成立运营公司,合资成立管理公司,提高地产商积极性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实现资源流通、资源共享。教育机构和地产商的合作还能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企业运营突破原有桎梏,敢于尝试和创新。未来的教育综合体将转变原有“办培训 ”或“盘房租”固化经营思维,转变为从融资、拿地、招商、引流、报名、教学、服务、管理的全局模式。
第三,STEM教育产业链价值核心正逐步趋向中游教育培训业务。在我国STEM教育发展早期,由于产业链的新兴参与者对STEM教育的理解较浅,综合实力普遍较弱,体系化产品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持续投入,因此天然存在对外采购高质量的硬件产品和内容 体系的诉求。同时,由于优质硬件产品的可触可视性较易建立品牌优势,加之海外 STEM 教育巨头,诸 如乐高机器人、乐博机器人强势进驻中国,其自身产品体系化很强,中游教培机构的选择有限,议价能力 较弱,率先领跑的大牌硬件提供商和内容开发商能够在赛道早期处于价值链的核心。但随着行业逐步成熟, 硬件提供商和内容开发商本身的壁垒并不高,大量同质化硬件和内容提供商出现,供需的变化促使产业链 价值核心逐渐转移至更接近消费者的中游教培业务。
第四,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首先是一站式教育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其次是全产业链 的综合,即在满足消费者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教育综合体的创新商业模式同时满足了用户的两种需求。未来服务产品向全产业链拓展: 从教育课程发展出教育衍生品包括学习用具、器材配件、教育衍生服务(包括餐饮、家长休闲区)和教育衍生 消费(包括家庭消费、服装,游乐、摄影、游泳池等娱 乐设施)。未来教育业务向全年龄层拓展。在做好 青少年基础教育培训和素质教育的基 础上,未来综合体将向各个年龄层拓 展,例如为上班族提供健身瑜伽、烹饪 绘画等兴趣课程以及语言、金融 经等 应用课程、为家长提供亲子教育等家庭体验课程等,实现全民教育一体化。
第五,在线英语培训与在线艺术培训都存在严重的隔空现象,用户体验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线上平台获客成本过高,盈利较难,用户使用习惯还存在较长空档期,O2O双师模式会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最有效率的教育方式之一。在线英语培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成本,提升了教育效率,但是距离主流教育方式还有很长一段空格时间,而且平台获客成本较高,盈利困难,用户体验也层次不齐,因此,O2O双师模式能很好地弥补单纯线上与线下所造成的用户与市场痛点。线下教学运营提供方始终处于艺术培训产业链的核心位置,连接着用户和教师,技术提供商、平台提供商、平台入口等则主要助力线下培训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虽然平台提供商也能起到连接用户和教师的作用,但却缺乏引流的基础。因为师资力量强大,拥有良好教学资源的优质艺术培训机构有稳定的学员流量和比较好的招生渠道,入驻平台兴趣不高,没有线下培训实体的纯平台方面临较大的引流压力。
第六,艺术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口碑和资源输出能力;STEM教育B端注重渠道和资源,拥有政府和高校资源的企业会胜出,C端更加注重品牌和口碑,拥有课程创新能力的公司更有优势;英语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育内容的输出。
目 录
第一章 合作背景
1.1教育产业-中国教育产业持续活跃,增长速度加快
1.2 资本层面-新《民促发》加速教育资产证券化
1.3 经济层面-国内经济下行,传统企业面临跨界转型,科技教育表现强势稳健
1.4社会矛盾层面-教育和房产供需极不匹配,亟待优化资源配置,教育+地产大势所趋
1.5 消费层面-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中产阶级数量仍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
1.6 技术层面-新科技的革新将推动教育行业迎来新浪潮
1.7 政策层面-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国家转变应试教育提升国家战略
1.8 对外层面-“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深水区
第二章 合作方案
2.1 合作方介绍
- 2.1.1 联邦教育
- 2.1.2 绿城集团
2.2 合作模式
第三章 合作项目介绍
3.1 项目定位
3.2 项目商业模式
- STEM教育课程体系
- 少儿英语培训课程
- 少儿艺术教育课程
4.线上教育课程
- 教育衍生服务
3.2.2 用户定位
3.2.3 产品定位
3.2.4 盈利结构
第四章 合作项目市场与行业分析
4.1 STEM教育市场分析
4.1.1 STEM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4.1.1.1 政府投入:教育信息化投入连年增长,2020 年将突破3200亿元
- 4.1.1.2消费红利:家长年龄年轻化,更加注重素质科学教育
- 4.1.1.3 技术支持:技术日趋成熟,STEM 教育产品多样化
- 4.1.1.4 资本赋能:资本赋能教育,大力支持行业发展
- 4.1.1.5 企业投资:企业迅速布局,积极拓展STEM教育领域
4.1.2 STEM行业市场规模
4.1.3 STEM行业市场格局
4.1.4 STEM行业市场痛点
4.2 英语教育市场分析
4.2.1 英语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4.2.1.1 行业政策利好
4.2.1.2 互联网发展快速
4.2.1.3人口结构调整
4.2.1.4 消费升级推动
4.2.1.5 低龄留学热,名校竞争激烈
4.2.1.6 教育观念转变
4.2.2 在线英语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4.2.3 在线英语培训行业市场格局
4.2.4 在线英语教育行业市场痛点
4.3 艺术教育市场分析
4.3.1 艺术教育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4.3.1.1 国家层面: 快车道开启,政策红利频现
4.3.1.2 需求视角: 就业结构变迁+青少幼儿群体发力+艺考升学刺激三轮共同驱动
4.3.1.3 消费维度: 知识经济开启教育消费时代,消费升级引领艺术培养习惯
4.3.2 艺术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4.3.3 艺术教育行业市场格局
4.3.4 艺术教育行业市场痛点
4.4 项目发展市场发展机遇
第五章 合作项目关键资源与项目评估
5.1 合作项目关键资源与能力分析
- 5.1.1 极富运营管理经验与专业性的团队
- 5.1.2 具备雄厚科研实力与品牌影响力的研发合作伙伴
- 5.1.3 携手加速规模化扩张的房地产商,赢得较高发展壁垒
- 5.1.4 拥有留学资源出口,拓宽了教育应用渠道
- 5.1.5 低成本、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供应链模式
5.2 合作项目评估
第六章 合作项目MS竞争分析
6.1 竞争格局分析
6.1.1总格局
6.1.2 STEM教育竞争格局
6.1.3 少儿英语教育竞争格局
6.1.4 少儿艺术教育竞争格局
6.2 竞争优势分析
第七章 合作项目运营模式、现状与规划
7.1 运营模式
7.2 运营现状
7.2.1 合作主体
7.2.2 项目阶段
7.2.3 项目规划
- 战略目标
- 实施计划
第八章 合作项目组织结构和管理团队
8.1 组织结构
8.2 管理团队
第九章 合作项目财务预测
9.1 财务假设
9.2 财务预测
9.2.1 收入预测
9.2.2 成本预测
9.2.3 利润预测
9.2.4 现金流量预测
9.3 财务分析
第十章 合作效益
10.1 社会效益
- 打造中国本土素质教育综合体第一品牌,提升中国孩子的整体水平
- 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儿童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10.2 经济效益
- 借助教育提升附加价值,开发教育地产盘活存量,实现产业转型
- 借助跨界教育投资东风,获取可观的经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