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打造人工智能街区“样板工程”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长宁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发布《“稳增长十个发力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上海市长宁区科委聚焦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应用场景不完善、技术落地难的痛点,将打造人工智能街区“样板工程”,推进“AI+社区”落地,擦亮“虹桥智谷”品牌。“我们初步选择了北新泾街道的一处老旧小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方案,预计2月底前提交市经信委进行方案评估。”上海市长宁区科委主任詹镭表示,如果方案获得通过,这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上海首个“AI社区”。

“AI+社区”聚焦人工智能应用落地难

去年一年,上海长宁集聚了科大讯飞、深蓝、依图等130多家左右人工智能企业。詹镭表示:“聚焦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应用场景不完善、技术落地难的痛点和诉求,从长宁区信息化建设和城区建设中挖掘场景需求,为企业应用新技术创造机会,先后推动和服务了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在长宁智能服务平台、政务云、教育服务等多个实践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聚焦‘AI+社区’项目建设,积极遴选区内基础较好、应用场景丰富、代表性显著的街区板块,优先向长宁区优秀民营企业全面开放民生服务领域AI技术的深度应用场景,主动对接和服务企业技术落地需求,共同打造融合最新技术、代表上海水平的人工智能街区‘样板工程’,为创新企业提升知名度、打响业内品牌搭建展示平台。” 詹镭说。

持续打造‘虹桥智谷’品牌,提升人工智能企业集聚度和产业贡献度,是此次新推出的《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产业的一个发力点。根据《行动计划》,上海长宁区将进一步擦亮“虹桥智谷”品牌,提升长宁人工智能产业标识度。

去年,长宁推出了《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八张改革特色牌》的措施。此次《行动计划》将持续深化和细化“八张改革特色牌”内容,旨在通过营商环境的“进”,带动实现经济运行的“稳”,持续吸引一流人才、高端项目、优秀企业。《行动计划》从机制创新、改革创新、服务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等方面提出“建立‘企业问题清单’‘政府服务清单’服务协调机制”“经济楼宇大数据平台”“ 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升级版”等十个发力点32项具体措施。

上海长宁:打造人工智能街区“样板工程”

 

“快、准、联”长宁优化营商环境有亮点

长宁区副区长钟晓敏将未来长宁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向归结为“快、准、联”。“落地速度加快,缩短政策落地时间;通过大调研发现企业诉求精准施策;联动上下左右政府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钟晓敏表示。长宁将通过建立“企业问题清单”、“政府服务清单”服务协调机制,形成区级、部门、街镇三级响应的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体系。“企业出‘问题清单’,政府出‘服务清单’,同时通过建立全区企业发展信息与服务需求归集通报机制,不断解决企业发展中产生的新痛点与新难点。”钟晓敏说。

47分钟,是健士星生物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人事专员未曾想过的长宁速度。原来,在为公司外籍专家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延长过程中,由于先期材料准备不足,这位专员本来有点担心。没想到,从进门取号、排队办理直至拿到延期许可证,仅用时47分钟。长宁区人社局局长陈新华说:“办得成是大家的第一诉求,但办得成的过程中,办得快与慢直接影响人才的获得感。”

“争取留学生回国落户业务在长宁办理。”“在虹桥街道增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受理专窗,服务范围从区级延伸到社区。”根据《行动计划》,长宁区将打造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升级版,服务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

目前,一站式服务中心已经具备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华人华侨事务、外事业务办理、海外人オ居住证办理、出入境证件办理、台胞服务、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等多项职能,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整合了人社、公安、侨务、台办、外事办等多部门资源的涉外人才服务综合体。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